- Excel可以當證據嗎?欠錢不還要討債,金流證據要自己做嗎?怎麼讓法院採納? - 2025 年 3 月 26 日
- 公然侮辱構成要件?罵人有價?網路紛爭歸誰管?律師整理113憲判3懶人包! - 2025 年 3 月 19 日
- 大S遺產怎麼分?繼承順序、財產比例公開!律師詳解遺產&剩餘財產分割(下) - 2025 年 3 月 11 日
更新日期: 2025 年 3 月 7 日

你是否發現帳戶被凍結,突然收不到錢也轉不出帳?甚至名下其他帳戶也被鎖了?這樣的狀況,通常是你的帳戶已經被列為「警示帳戶」或「衍生管制帳戶」!而且背後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跟詐騙有關喔!要怎麼確認自己的帳戶有沒有被列管?帳戶被凍結怎麼解除?「翊宇律師事務所」處理過大量詐騙、洗錢案件,並協助多名當事人成功解除警示帳戶,就讓我們來告訴你!
目錄
警示帳戶查詢2步驟
- 165可以查警示帳戶嗎?
- 雖然165不能查詢警示帳戶,但如果遇到不明疑似詐騙的來電,可以致電165確認。
- 165全民防騙網也有公布境外的詐騙帳戶、涉詐LINE ID、假投資或博弈網站、詐騙電話號碼、高風險賣場…等等,供民眾確認自己是否正在與詐騙集團接洽。
- 致電銀行確認
警方將帳戶通報為警示帳戶之後,會發函給銀行,讓銀行做後續的凍結和列管,這時候銀行原則上都會通知當事人。
如果想主動詢問,也可以直接致電給銀行客服人員。
- 聯徵中心申請查詢
如果希望進一步確認及追蹤帳戶的狀態,可以向聯合徵信中心(簡稱為「聯徵中心」)申請信用報告。
基本上大家只能查到「自己」的帳戶有沒有被警示。「信用報告」裡面就有紀錄個人的帳戶有沒有通報紀錄,而且還會紀錄通報日期、通報單位(哪家銀行、哪個警察局等)、原因……等等。
聯徵中心開放民眾只要持有自然人憑證,就可以使用個人電腦,在官網安裝程式申請;或是可以用行動裝置下載「TW投資人行動網」APP申請。
- 書面申請
書面的方式分為三種:
- 郵局代收:申請人親赴郵局,攜帶雙證件即可辦理。
- 親臨中心靠櫃:可由本人攜帶雙證件親自辦理,亦可委託親友代辦。
- 郵寄申請:需要提供相關證件影本,連同申請書寄到聯徵中心,信用報告會以限時掛號的方式寄給您。
帳戶凍結解除方法

警示帳戶不能線上解除,需要填寫「民眾解除警示帳戶申請書」(附圖),提交給您戶籍地的警局。
解除警示帳戶是有條件的,大致分為以下幾種狀況:
1. 被他人冒名開戶,導致帳戶遭警示
如果您的帳戶是被不法分子冒用名義開設的,那麼解除方式很簡單!請準備好身分證和聯徵中心發出的信用報告,前往戶籍地警局的偵查隊,請警方協助處理,證明您與該帳戶無關。
2. 帳戶被盜用,導致遭到警示
如果您的帳戶遭到盜用,第一步是趕快掛失存摺和提款卡,以防止進一步損失。接著,請準備相關證明文件,前往戶籍地警局的偵查隊,讓警方協助釐清狀況,並辦理解除警示。
3. 被誤當人頭帳戶,導致帳戶遭警示
如果您的帳戶因涉及詐騙案件而被警示,依據《存款帳戶及疑似不法或異常交易管理辦法》第9條,警示期限通常為2年,若沒有延長,會自動解除。但如果您希望提前解除,則必須等待案件審理結束,並取得以下其中一種法律文件,再填寫「民眾解除警示帳戶申請書」(一式兩份),親自至戶籍地警局申請。
- 不起訴處分:附上地檢署核發的「不起訴處分書」。
- 緩起訴處分:附上緩起訴處分書及緩起訴負擔(如社會勞動)執行完畢證明。
- 緩刑:附上判決書,若有附加條件,則需履行完畢並檢附相關證明。
- 無罪判決:提供法院核發的無罪判決書。
- 判刑執行完畢:
- 若已服刑完畢,需提供判決書和出監證明書。
- 若被處以罰金,需繳清罰金並附上罰金繳款收據。
- 若以社會勞動或強制執行方式抵罰金,需提供執行完畢證明。
- 若法院將刑期改為訓誡,則需提供判決書及訓誡執行完畢證明。
- 若曾獲假釋,需提供法務部核發的相關文件。
如果案件仍在進行中,可能需要等待審理結束後才能申請解除。
4. 商業糾紛導致帳戶被警示
有時候,單純的債務糾紛或交易爭議可能會被對方誤認為詐欺,進而被提告,導致帳戶遭到警示。不過,這類案件本質上屬於民事糾紛,只要經警方確認與詐騙無關,即可申請解除。
您需要準備相關證明文件,並前往管轄地警局接受調查。警方在調查後,若確認您與詐欺無關,會將調查結果記錄在警詢筆錄,然後您可填寫「民眾解除警示帳戶申請書」,即可辦理解除手續。
5.警示期滿,帳戶自動解除
如果您的帳戶警示已達2年,而金融機構認為沒有必要延長,那麼帳戶將自動解除,不需要額外辦理任何手續。

警示帳戶會影響信用嗎?
是否會影響信用,進而影響貸款、信用卡等申辦,需要看當初帳戶被警示的原因,以及後續又是用什麼理由解除。
如果是因為人頭帳戶而遭警示,後續獲得不起訴或無罪的話,因等於是證明自己沒有犯罪,就不會影響信用;相對的,如果是有罪但獲緩刑,或緩起訴處分,更別說是服刑完畢的狀況,那就會影響信用了。

律師最後提醒!
如果您的帳戶因詐騙案件而遭警示,解除的關鍵不只是辦理手續,而是刑事程序的最終結果。檢察官的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或法院的無罪、緩刑判決,才是解除警示的主要依據。
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案件涉及洗錢或詐騙,您可能會面臨刑事責任,這遠比帳戶被警示更嚴重!建議您盡早諮詢專業律師,釐清案情,並擬定最有利的應對策略,避免因不了解法律而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