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律文章»妨害名譽»罵人賠多少?律師整理妨害名譽公然侮辱民事賠償金價目

罵人賠多少?律師整理妨害名譽公然侮辱民事賠償金價目

林冠宇律師

更新日期: 2025 年 4 月 22 日

罵人賠多少?律師整理妨害名譽公然侮辱民事賠償金價目

公然侮辱、妨害名譽的案件中,許多人以為只要關注「罵人會不會被關」,但其實除了刑事責任,「罵人到底要賠多少」等涉及民事賠償的問題,也是值得關注的。尤其在 113 憲判 3 問世後,不只是刑事上的公然侮辱罪標準發生變動,民事賠償也隨著有變化。法院審查是否構成民事侵權時,會考量哪些因素?被罵了要怎麼告?罵人民事賠償與公然侮辱成罪標準一樣嗎?讓專業的「翊宇律師事務所」帶您了解相關法規!

目錄

妨害名譽的除了刑事也可以吿民事?

刑事:公然侮辱罪

須具備公開性、侮辱性、特定對象三大要件,具體而言,法院會看是否不特定多數人可見文、內容是否屬於抽象謾罵,以及是否針對具體特定人等,詳細認定敬請參考本所文章:《網路罵人被告公然侮辱?一次看罵人罰款價目表,最高竟賠100萬!》

民事:侵害名譽權

民事賠償主要依據《民法》來求償,通常會依第 184 條的侵權行為請求損害賠償,並且通常也會一併請求第 195 條的精神慰撫金。

審理時,法院主要會審酌行為是否逾越合理言論的界線、是貶損社會評價、是否造成被害人難以承受的精神衝擊甚至影響生活與健康,綜合判斷有沒有侵害名譽權、需要給予精神賠償。

妨害名譽民事怎麼告?113憲判3號侵權以後標準變成什麼?

113 年憲法法庭作成的憲判字第 3 號,是近年妨害名譽領域最關鍵的判決之一,基本上,判決是在試圖平衡罵人者的言論自由和被罵者的名譽權,並且提供了幾個標準,例如:

  • 不能只看文字粗不粗俗,要看整體表意脈絡
  • 要看那個言論有沒有促進公益的價值
  • 除了被罵者感到受辱,還要判斷是否損害社會名譽

刑事部分和判決的詳細介紹,請參考本所文章《公然侮辱構成要件?罵人有價?網路紛爭歸誰管?律師整理113憲判3懶人包!》。

 

值得留意的是,提告對方即便刑事不起訴或無罪也不等於不用賠,因為,民事賠償的部分,還是可以由民事法官獨立依情節認定,仍有機會得到民事賠償。

妨害名譽的賠多少?律師解析最新公然侮辱民事賠償金價目

主要用詞:智障、賤、賤婦、狗男女、畜牲

法院認為

用詞極具不堪、蔑視、褻瀆、貶抑性之不雅文字進行侮辱,並反覆藉由冠上動物「豬」及「狗」等語句,貶抑原告人格,騷擾性質意味濃厚,衡情實難為一般人所能忍受,確已貶損原告個人對自己內在價值,而且,這些言論因為寫在書狀上、書狀進到法院後,被書記官、法官等第三人知悉,雖然不到廣泛散播的程度,但至少也讓 5 個人以上看到,即便在訴訟中雙方會彼此攻防,但這些根本就是情緒性的不當侮辱言論,不在合理範圍,使原告社會上評價受到貶損、名譽權受侵害。

主要用詞:幹你娘、現在就讓你死、我給你死你要信嗎

法院認為

這起案件發生在白天通勤時段,當時路上有不少人來往。被告因為行車糾紛,當場下車對原告大聲咆哮,使用粗俗且帶有威脅性的語言。這樣的言詞不但粗暴、有恐嚇意味令人畏懼,還讓現場不特定路人都能聽見,已經超過一般人可以忍受的範圍。

法院指出,即使認為對方有錯,也不應在公共場所情緒失控、大聲辱罵,這不只是破壞交通秩序,更會讓對方在社會上的評價受損。就算刑事案件最後不起訴,法院依然依據 113 憲判 3 的標準,認定這些言論已經構成對名譽的侵害與精神上的傷害。因此,判決被告應賠償原告精神慰撫金 5 萬 元。

主要用詞:幹你娘、瘋子、神經病、洪幹隨人(臺語)

法院認為

被告確實在街頭與原告爭執時,對原告說出「幹你娘」、「瘋子」、「神經病」等語句,言詞確實粗俗、帶有負面情緒。但重點在於,這些話是發生在一場當場衝突中,屬於雙方互罵的交通事故口角。

法院依據 113 憲判 3 的標準,指出不能單看語句本身是否粗鄙,而要評估整體表達脈絡、動機、情境與文化背景等因素。就本案來看,是原告先對被告提出「違停」的質疑,雙方因此起爭執,被告的發言是反擊對方的回應,而非蓄意或惡意羞辱人格。

因此,雖然言詞不中聽,但沒有超出一般社會對即時衝突的容忍範圍,也沒有足以使他人在社會上的評價受損,更未造成法律上認可的精神損害,因此不構成民事侵權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本案的被告在過程中完全沒有出庭,也沒有提出任何資料或書狀來進行反駁,也依然不用賠償。

總得來說,雖然過往有罵人價目表可供參考,甚至在特定用詞上被認為有「行情價」,但其實就實務現況而言,還是要回到事發情境本身來看,並從憲判字對於言論自由與名譽權的權衡標準來分析到底有沒有侵害名譽權。

被罵了怎麼辦?

「罵人不成罪」不等於「罵人不用賠」。而且在 113 憲判 3 出現後,法院審查民事責任角度時,針對是否侵害名譽權利有了更細緻的結構標準,除了可透過刑事提告來讓對方受懲罰,在請求民事賠償時,也有更加清楚的參考依據。無論是主張權利或是自我防禦,掌握言論表意的脈絡、擴散方式、社會觀感與精神影響等證據,將是影響勝敗的關鍵。

擁有專業法律知識和實務經驗的「翊宇律師事務所」,有多位專精於妨害名譽訴訟的執業律師,用心聆聽您的處境與需求、始終與您站在同一陣線,陪伴您走過心力交瘁的時刻,我們將盡「全力處理每個案件,因應不同需要提供最佳的方式」,為您全面分析策略、捍衛您權利,歡迎來電或加入官方LINE ID@kenlin(輸入ID時請記得要加「@」)來訊簡述情況,將有專人與您討論、安排律師諮詢,讓我們能為您量身打造最適合您的方案。

聯絡電話:02-7729-2797 分機:110、625

【延伸閱讀】

【本所資訊】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91號9樓之1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080號11樓A10室

高雄市前鎮區民權二路8號16樓之1 A室

歡迎分享

【免費諮詢】

若您有更多法律問題歡迎點右上角的「免費諮詢」按鈕,讓案件處理經驗豐富的林冠宇律師為您解答喔!

標記:
最新文章